行業洗牌加速,巨頭擴產正酣。 盡管上半年國內鋰電產業鏈在激烈的價格戰陰影下,整體項目數量與投資規模呈現收縮態勢,但市場分化格局愈發清晰——頭部企業憑借強大的戰略定力逆勢而上,加速推動電池項目的建設。
與此同時,儲能市場的爆發式增長與動力及儲能電池出口的穩步擴大,為行業注入了強勁動能。近期,多家儲能企業紛紛按下項目建設“快進鍵”。據不完全統計,8個儲能項目合計規劃產能超過170GWh,總投資規模預計超過410億元。
寧德時代兩大電池項目建設加快
7月26日,東營時代零碳產業園項目現場推進會舉行,該項目由寧德時代投資,一期建設的40GWh鋰電池綠色智造基地是整個零碳產業園的核心項目,預計明年建成投用,年產值可達260億元,稅收12億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日,寧德時代廈門時代二期電池項目生產區也完成樁基施工,進入主體施工階段,項目計劃投資50億元建設年產30GWh全智能化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線,預計2026年二季度試投產。
據悉,2022年9月,廈門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項目(一期)正式開工,該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30億元,主要建設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生產線。目前,一期(二階段)正加快建設,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整體交付使用。隨著二期項目的加速推進,寧德時代項目廈門基地的產能將以進一步提升。
鵬輝能源用戶側儲能項目開工
7月30日,鵬輝能源攜手四川中孚共同打造的107.12MW/428.48MWh綠色水電鋁用戶側儲能項目開工。
此為項目一期,二期將增建至400MW/1000MWh,采用220kV變電站接入,并新建風電、光伏發電、智慧充換電等相關綠色能源項目,最終在廣元形成源、網、荷、儲、充一體化模式的區域微電網。該項目是全國最大規模、電解鋁行業首個大型用戶側儲能項目。
該用戶側儲能項目位于四川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袁家壩工業園,項目預計2025年11月30日投運竣工,計劃9月30日前實現首批單元投產,總建設工期預計為120天。
廈門新能安18GWh電池項目即將投產
7月份,新能安二期一階段項目生產區啟動分期驗收流程,試驗區正在主體施工、計劃2025年年底封頂,項目計劃投資120億元建設年產18GWh中型鋰電池生產基地,預計2025年年底試投產。
產品將主要應用于電動兩輪車、工商業儲能、戶用儲能等領域。目前,新能安產品已服務全球5000萬用戶,業務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40億贛鋒鋰電南昌基地加速推進
7月份,贛鋒鋰電(南昌)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、機器轟鳴,項目正緊鑼密鼓建設中。
據悉,該項目總投資約40.7億元,占地300畝,規劃建設新型鋰電池研究院及年產10GWh新型儲能鋰電池、消費類鋰電池和固態鋰離子電池生產制造產線。預計2025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,2026年7月投產。
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10GWh新型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和日產40萬支消費類鋰電池的生產能力,年產值約60億元,新增就業崗位約2500個,成為江西省內首個集3C數碼鋰電池、動力儲能鋰電池、新型固態鋰電池電芯制造、PACK系統集成為一體的新型鋰電池研發及制造基地。
中創新航鋰電池部分項目進入主體施工
近日,中創新航高性能鋰電池部分項目進入主體施工階段,項目建成后中創新航廈門基地將形成年產60GWh的綠色化、現代化、數智化新能源標桿基地,項目計劃投資150億元,于今年2月5日正式開工。
2025年,中創新航在產能布局上動作頻頻,在江蘇常州、四川成都、福建廈門和歐洲葡萄牙均啟動項目建設,累計將新增產能超75GWh。
3月,中創新航成都項目二期開工,總投資120億元,主要建設30GWh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基地和先進技術研究院,計劃2026年第二季度投產。項目建成后,中創新航成都基地(一期+二期)可形成年產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50GWh的生產能力。
中能瑞新5GWh儲能項目完成樁基施工
近日,廈門中能瑞新儲能電池項目已完成樁基施工,項目首期計劃投資19億元建設年產5GWh磷酸鐵鋰儲能電芯生產基地,預計2026年一季度試投產。
據悉,中能瑞新儲能項目開工的日期是2024年9月6日,該項目分三期建設,其中一期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,主要生產及研發儲能電芯、電池及系統集成產品等。
按照規劃,中能瑞新將在廈門建設年產能30GWh儲能電芯研發和生產基地,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200億元。
埃克森10GWh儲能電池項目加速建設
7月份,根據“鹽城經開區發布”稱,深圳埃克森10GWh儲能電池項目迎來新動態。該項目已經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,正在加快進行綜合樓外立面玻璃幕墻建設,預計12月底進入機電安裝階段。
據悉,埃克森10GWh儲能電池項目總投資30.7億元,新建廠房約10萬平方米,計劃購置涂布機、輥壓機、除濕機等設備約1000臺,可形成年產10GWh大容量儲能電池及配套系統集成產能,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生產總值超60億元。